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熟人社区”如何养成vps虚拟主机价格?上海这个派出所给出示范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05-14 05:22:2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vps虚拟主机价格”“熟人社区”如何养成vps虚拟主机价格?上海这个派出所给出示范

5月9日,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揭晓,奉贤公安分局西渡派出所荣获“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获奖后,所长冯岗第一时间来到辖区居民陈火培老人家中,分享交流西渡派出所“熟人社区”工作理念。2020年,冯岗担任西渡派出所所长,得知辖区陈火培老人是全国优秀党员、学雷锋标兵,用“每天做一两件好事”点滴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他多次带领民辅警上门走访,从榜样身上汲取奋进力量。

在上海市奉贤区的北大门,30.67平方公里的西渡街道上演着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这里11.7万实有人口中,外来人员占比达七成。西渡派出所创新“熟人社区+数智枫桥”建设,探索形成“警地互为支撑、警村双向联动、警民深度融合、群众多维互动”的警务新模式。如今,走进这里的社区,智能感知系统闪烁着科技蓝光,邻里中心里“老舅妈调解队”正拉着家常化解矛盾……警民共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枫”景。

警民共治:1800双眼睛守护家园

每天清晨,金都雅苑小区的张阿姨都会带着智能手环在社区花园晨练。作为“平安观察员”,她的晨练路线就是巡逻路线。“现在连快递小哥都是我们的 ‘眼睛’。”社区民警李峰笑着说。这个由居村干部、商户店主、外卖骑手等1800余人组成的“小水滴”群防群治队伍,让社区治理有了最广泛的“瞭望哨”。在街道的支持下,平安联盟特别设专项资金,表彰发现上报社区隐患成绩突出的平安志愿者。

在鸿宝二村,每户居民家门口都贴着一张特殊的“熟人联系卡”, 社区民警、物业管家、楼组长组成的“贤城红管家”服务队亲自上门发放联系卡,上面不仅有社区民警的联系方式,还有楼组长、物业经理和签约律师的电话。“过去有事打110,现在先找‘熟人’聊聊。”居民王先生指着卡片说。民警在上门开展入户宣传同时,也收集社区存在的隐形矛盾。这种“警民双向熟悉”的模式,让90%的邻里纠纷在萌芽阶段就得到化解。

今年3月,南渡村一对妯娌因生活琐事闹得不可开交。社区民警带着由退休教师、热心邻居组成的“老舅妈”团队,连续一个多月上门调解,最终用“妯娌当年共同照顾婆婆”的温情回忆化解了矛盾。截至目前,西渡街道有“和润服务队”、“左邻右里”等不同品牌群防群治队伍10余支。

智慧守护:580个“电子卫士”全天站岗

“这些‘电子卫士’可比人眼厉害多了。”连城商区物业经理指着大屏幕上的三维地图建模由衷感叹。西渡派出所会同多部门在政务网端建设“连城商圈智慧管理平台2.0版”,增设高楼抛物、燃气、电力、车流等智能感知设备580余套。去年7月,智慧平台报警显示某商铺电路异常,工作人员5分钟赶到现场,及时阻止了可能引发的火灾。580余套智能设备构成了全天候守护网,商区周边高空抛物、噪音扰民等警情下降了六成多。

去年,社区民警在鸿宝一村对独居老人家中跳闸有火星的警情跟踪回访时,发现辖区有40多处类似风险隐患,随即联合安监、消防等部门为独居老人家中配备智能手环、安装智能水表、电表、烟感及“一键报警”装置。目前,在西渡街道,每个独居老人都配有智能手环,83岁的李奶奶展示着手环上的紧急呼叫按钮:“上个月夜里头晕,一按按钮民警就来了,比子女反应还快。”

这种科技温度还体现在“熟西警事”小程序上,植入隐患清查、社会自治、助人为乐、碎片化信息采集上报等模块,打造“指尖上的警务室”。居民实名注册后,随手拍下消防通道被占等各类隐患照片上传,系统自动派单社区民警前往实体处理,不光安全隐患成功解决,居民还能赚取平安积分兑换奖品,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更高了。


连城商圈智慧管理平台2.0版

治理蝶变:让每个人都是平安守护者

如今的西渡街道,社会治理呈现出令人欣喜的“三多三少”现象:平安志愿者多了,吵架拌嘴的少了;智能安防设备多了,侵财案件少了;笑脸相迎的多了,警笛声响少了。

在黄浦江亲水区域,70余名企业保安经培训成为兼职“救生员”,沿江开展涉水安全巡查;在商圈,外卖骑手的送餐箱变身“移动宣传站”,就连网约车司机都接受了应急培训,随时可以协助处置突发情况。

“平安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西渡派出所所长冯岗表示,“我们要用‘熟人’的温度融化陌生社会的坚冰,用科技的力量筑牢安全防线。”

夜幕降临,社区广场的LED屏滚动播放着反诈短剧,由民警居民自编自演;平安屋的红蓝灯静静闪烁,随时准备为需要帮助的人点亮;警用无人机划着优美的弧线掠过小区上空,将平安的守望写入申城的夜空。在这里,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绽放出别样光彩,为超大城市治理写下温暖注脚。

(责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