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胜利国内vps排名的日子,我们要敢于胜利

来源: 搜狐专栏
2025-05-14 02:35:24

最佳回答

“国内vps排名”这是个胜利国内vps排名的日子,我们要敢于胜利

原创 沈逸 底线思维

编者按: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后,中美两国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承诺各取消91%的关税,暂停实施24%的关税。围绕这一重大进展,观察者网迅速连线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进行相关解读。

【整理/观察者网 戴苏越、郑乐欢】

观察者网:在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建设性成果,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之际,我们应该如何回顾和总结从四月以来的中美关税战?

沈逸:首先,这波关税冲突是由美方挑起的。新一届美国政府入主白宫后采取了一套虚假和错误的认知理解中美经贸关系,然后用一种现在看起来近似于荒诞的方式认识和理解关税增幅的效应,后盲目地坚信能够用这种单方面的关税霸凌让中国乃至于全世界做出不切实际的让步,用一种“美国生病,其他国家吃药”的方式来解决国内问题。从这份联合声明上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对于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美国政府显然需要通过一轮博弈才能认识到这种常识性的问题。

4月2日以来,美方先拿出了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加征从价关税34%。然后从4月8日的第14259号到4月9日的第14266号,两个行政令又把关税分别加到50%,再加到124%,达到了一个事实上阻断中美之间正常贸易往来的地步。然后中方对等地采取了三轮反击措施。

现在,美方承诺取消4月以来的共计91%的加征关税,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中方也完全对等地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24%采取同样标准,同时保留对这些上面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

这是一个非常对等的行动。中美双方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互动博弈,尤其是美方在认识到了自己的行动对于美国实际利益的影响,不仅是对民众的生活,更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态势,包括股市、债市的打击,资本对于美国政府中长期的信心构成的协同压力,使得美方认识到自己无法真的为所欲为地采取单边霸凌措施,必须回到经济的客观规律,用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而我们看到中方也有充分的意志和充足的工具,对美方的霸凌行为进行有效的反制。

观察者网:这份声明的达成是否意味着双方又回到了关税摩擦前的原点,经过这一轮博弈,给双方分别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沈逸:从联合声明本身的角度,体现出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关税部分,取消了一部分,暂停了一部分,达成了一个机制,对部分非关税的壁垒进行了取消或暂停。也就是说大家达成了一个“停战机制”,避免了最糟糕的迎头相撞、不死不休的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扮演的是冲过来的角色,而我们是防守、把美国人顶回去的角色。目前双方对等到一个相对缓和的状态,这个状态后面会发生什么,现在还不知道。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熟悉了一个套路,就是特朗普会晤关税大棒想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如何与他进行有效的博弈?显然,结论就是如果不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很难让他回归理性。一个多月以来,我们采取各种对等的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对美方进行反制,使得特朗普再次成为了一个相对理性的谈判对手。但是这种谈判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磋商机制建起来之后,接下来怎么办?后面就看特朗普那边什么时候签行政令,把备忘录中规定的关税减免措施落到位,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具体在看落地后对双方经贸关系产生的影响。

至于更深远的影响,那就是经过了这一个多月的博弈,就算现在关税恢复了,是不是我们要做好更多的准备,形成应对美方关税策略的套路。虽然从理性出发,我们不希望再出现反复,我们必须保持进行,最大限度控制特朗普政府各种随意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白宫视频截图

观察者网:这轮关税博弈,是否可以说是中方的胜利?

沈逸:当然是胜利。最开始我们好好地在做生意,对面冲过来用125%的关税砸向我们,我们对等反制了,打回去了,还叠加了一系列非关税的反制措施,迫使对方主动来和我们谈。在日内瓦的谈判桌上,我们让对方主动撤销了对我们的关税,然后我们对等撤销,相当于把对方推了回去,阻断了对我们实施的霸凌,这当然是我们的胜利。

就好比有人说,抗美援朝打完了双方还是在三八线,抗美援朝打的是什么?他们没有看到的是我们把美方烧到鸭绿江边的战火又怼了回去,迫使对方坐到谈判桌前签了停战协议。这不是胜利,什么是胜利?

很多人现在有一种感觉,就是认为不太痛快,没有赢得一场所谓酣畅淋漓的胜利,然而实际上常态化的国际博弈就是今天表现出来的样子。刚刚离世的约瑟夫·奈讲的复合相互依存的世界,现在仍然是这样。我们整天说特朗普不遵守规律,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不能完全被我们自己的情绪所支配,我们不能陷入和特朗普一样的逻辑。

我们要去做的第二件事叫作敢于胜利和善于胜利。什么叫敢于胜利?就是你敢不敢说自己打赢了。就好比今天我们在日内瓦拿到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放在面前都不敢承认自己打赢了,那有没有可能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第二是善于胜利,就是要善于总结我们取得胜利的原因。首先,除了制度优势这些,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我们不能有这样一种预期,仿佛胜利就必须是美国人跪在你面前说“对不起,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这不现实。想要靠一次行动让对方彻底服服帖帖,像好莱坞电影或者宝莱坞电影那样,有一个Happy Ending,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大家唱歌跳舞快乐生活,这也不现实。之前我们动不动就说持久战、“百年马拉松”,不能才一个多月就忍耐不住。

确实,这一个多月很难熬,各种困难层出不穷,大家不免也会非常焦虑,但这就是现实的生活。我们想要成为国际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的国家,就要习惯一种心态和认知:第一,当对方气势汹汹冲过来的时候,有胆量说不,然后把对方顶住;第二,当我们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要有勇气承认自己取得的胜利;第三,在看到胜利的态势时,我们要清楚这只是第一轮,甚至第一轮还没有完全结束,后面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多持久和艰难的博弈在等着我们。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系列认知和理念,才意味着我们在思想认知和理念方面做好了参与大国战略博弈的系统性准备。

当我们同一个非理性对手展开战略博弈的时候,很容易就会陷入“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的状态。等你反应过来之前,可能你就已经变成了自己极力想要反对的那个对象。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守住我们的底线,搞清楚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在,然后客观认识和理解中美大国战略博弈的基本规律和核心特征,以此来构建一个更加准确的预期。基于这种预期去认识和理解中美之间的互动、政策与战略,这才是当下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

图为美国加州洛杉矶港

观察者网:正如您提到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美的关税博弈也进入到了这样一个“上甘岭时刻”,在这样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样的反复?

沈逸:美国人现在所能做的无非是把减掉的关税再加上去,那我们也跟着进行对等的反制即可。那些非关税的壁垒措施,取消或是暂停了我们可以重新执行——你愿意升级和加码,我的工具库里也有新的升级和加码的措施。

大家需要有一个理解,有时候国家间的战略博弈是很无聊的,翻来覆去就是那些工具和招数。对方用这些工具和招数对付你无非就是击垮你的意志:要么一刀直接把你捅死,要么在反复的拉扯中让你绝望,进而屈服和投降。

从美国单方面加关税,到现在进行谈判,第一回合还没有结束,只有美国把谈判达成的所有承诺落地才算是第一回合结束。2018年中美贸易谈判的时候,我们从5月谈到7月,差不多阶段性谈完的时候,美方突然又加了一波关税导致谈判破裂,这种情况未来都有可能发生,我们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特朗普这种人就是“方唐镜”式的谈判对手,不停上演“我进来了,我出去了”的反复横跳。如果是正常的美国政治精英,早就应该停止这种毫无意义的试探和反复,但现实是特朗普就是这样一个认知失调的人,朝着错误的方向启动,那我们只能奉陪到底,顶住压力,给他相应的刺激去改变他的行为。说实话,以我们对特朗普的了解,他如果后面完全不作妖,老老实实就让这件事过去,反而不现实。毕竟装疯卖傻、死皮赖脸都是他的经典博弈手段。

观察者网:特朗普如果真像我们预测的那样在关税问题或者经贸问题上对中国反复横跳的话,他的代价是什么?

沈逸:特朗普要付出代价,这取决于美国的国内机制。对付像特朗普这种人,只有不断地让美国付出实质性代价,随后美国国内就会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对特朗普的制约机制。

首先,目前的情况有效加深了特朗普在美国国内面临的约束和限制。今天的中美跟2018年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2018年中方对美国的反制措施所引发的震动效果,相比2025年是比较轻的,没有出现像现在这种空码头、空货柜、物价疯涨的现象和刺激。有了这个刺激以后,我们有理由谨慎乐观地预期,特朗普可以稍微消停一会儿,至少特朗普或者特朗普身边的人所获得的教训比2018年要高不少。在特朗普之前的所有表态中,贝森特拿到的最高授权其实多少都有点出乎各方的预期。到目前为止,至少特朗普表现出可以接受这个方案。

第二,现在可以证明特朗普有几个地方是可以感到疼的,比如说对于国债市场波动的时候,或是一些特定服务行业、产品进口受到影响的时候,特朗普会做出某些表态。很简单,只要抓住这些方向,集中、系统地去打就可以。

同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美国国内能够影响特朗普的反击措施是——让全美除了特朗普以外的所有精英群体和一般群体都意识到,特朗普的政策是错误的。在这种认知情况下,很多力量就会出来尝试对特朗普进行影响和约束。

特朗普在国内与那些试图影响他的人的博弈是什么?特朗普只要向他们证明,自己这套看上去疯疯癫癫不讲道理的打法实际可以为美国获得非对称收益。那我们要证明的是:一,这种疯疯癫癫的打法不会为美国带来任何非对称收益;二,这种打法会让美国遭受更大的损失。你正常一点,美国的损失可能还少一点;你疯疯癫癫瞎搞一气,损失只会更大,这样就会导致相应的对特朗普的约束机制在美国国内生效。

观察者网:特朗普挥舞关税乱拳不光是针对中国一家,虽然前期有个别国家直接“滑跪”,但更多的国家没有和特朗普达成协议。现在中美达成这样一份联合声明后,对接下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和特朗普政府的谈判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启示?

沈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中国的经验,即中国是怎么跟特朗普达成协议的——首先就是要对等,没有对等反制,特朗普怎么会跟你去达成协议。如果你没有办法让特朗普承受代价,那他就会继续用这种关税霸凌政策。所以,既然各国家都看到了中国的示范作用,那要学就要学全套。

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欧盟对美国是有一套制裁清单的,如果美国到期依然没有取消关税的话,欧盟这边还是会对美国进行对等报复,但是现在美国对于欧盟的关税是在落地执行的,所以欧盟的反制力度相比中国是弱一档的。

日本的反制力度就要更弱一档,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听到日本对美国有什么报复清单,但是日本时不时会在国债、零关税上放一些话。更弱一档的就是像英国这样主动过去谈的,那么结果可以看到,英国拿到了什么?关税不仅不会少,还免不了一顿鸡飞狗跳。

我们发现最好的结局是怎么得到的?就是对美国实施对等的反制。墨西哥和加拿大走的是这个路子,所以这两个国家顶到现在,美国也不怎么敢去招惹它们。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其他国家要效仿或者要改变这种局面,策略就是应该向中国学习和靠拢,或者抱团,甚至应该过来找中国,说希望将来是不是应该请中国牵头在WTO框架下出一个多边机制或是其他一些更加灵活的安排,来让其他国家能够在更加对等的情况下,以更加接近中美之间的方式去就这个问题达成谈判。这都是可以想象和期待的。

总结下来就是,反抗越强,受到的损失就越小;反抗越弱甚至全面投降,遭受的损失就越大。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图为中方代表团离开会议场地时摄 图自路透社

观察者网:联合声明中提到的“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很多人关心这个“非关税反制措施”是否涉及取消对美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您对此怎么看?

沈逸:关于稀土,这边有一条商务部的新闻: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5年5月12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及内蒙古、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战略矿产资源集中省份的地方主管部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部署会。

坚持“预防在先,处置在前”,密切跟踪战略矿产流向,强化信息研判共享,及时做好预警和相关处置,严防战略矿产非法外流。

有人担心说,是不是“非关税政策”意味着我们一下子就取消对美国的稀土出口管制?现在大家可以放心了,这并不代表稀土这些战略矿产就会随便乱流。

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这个制度创设或者说顶层设计不是随便弄起来的。各部门间信息要流转,是要有公文流转机制,一步一步夯实的。然后你看它牵头的部分,比如有公安部这样有执法权的;国家安全部这样做情报工作的;自然资源部直接跟稀土资源挂钩的;交通运输部这种直接决定陆运、空运还是海运的;国务院国资委这样直接涉及到各种国资企业的;海关总署,把持进出口,反走私的;市场监管总局,对市场主体要有监管和处置权限的;国家邮政部,就是邮寄这条路也给你堵死了。

我们可以看到总共10个部门,还有7个省份,加起来每个地方都给你堵得严严实实。我们搞这么大动静,然后美国那边说不管就不管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还是要保持充分的信心。

观察者网:沈逸老师刚才的解读也给了我们充分的信心。

沈逸:我还是那一句话,今天实际上是一个胜利的日子,大家要敢于胜利。至少,今天可以让自己放一小会儿假,不要那么焦虑。要保持信心和定力,在认知和思想上要有韧性,尤其要适应高强度对抗,从而维持我们在情绪上的整体稳定。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