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重庆:数搭建vps服务器教程字化城市呼之欲出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05-16 05:15:3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搭建vps服务器教程”重庆:数搭建vps服务器教程字化城市呼之欲出

 2025年4月19日晚,“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在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进行展演。图/黄伟

21世纪,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谁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字化,谁就能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一座承载着三千年巴渝文明的超大城市——重庆,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变革。

2025年4月18日,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召开,会议指出:“当前,数字重庆建设已进入量变到质变、点上突破到整体跃升、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的新阶段。”

数字化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关键变量和必答题,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一场发展理念和机制的变革。

2023年4月,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吹响了全市数字化建设的“冲锋号”。2年时间,9次推进会,700多个日夜,在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下,重庆这座超大城市正不断加“数”前进。

面向未来,全面提升数字重庆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注入强大动力。

效能跃升 流程再造

——以数字赋能为突破,一网通办,数据“跑腿”

“现在我们月均报表填报数据项由336项缩减至55项,缩减率84%;填报时长由每张报表50分钟缩减至20分钟,缩减率60%。”重庆市涪陵区敦仁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福刚说,“我们可以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助力发展、服务群众上。”

变化,源自“渝快政”平台的一个智能组件。

2023年,在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构架下,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报表负担过重问题,重庆开发出“一表通”智能报表组件,并实现“一地创新、全市推广”,如今更是走向全国。

以算力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通过数据驱动推动政务服务转型升级,实现高效政务办理,重庆正不断探索并破解治理难题。

“过去,重庆数字资源呈碎片化分布,‘信息孤岛’问题突出。现在,我们在全市打造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把分散的数字资源打通、聚合,让‘信息孤岛’变‘数据大陆’。”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不仅为数字重庆建设提供了浩瀚的数据资源,也为城市治理构筑了强大数字基础。

数字重庆建设以来,重庆打造数字资源“一本账”,建成全国首个市域一体建设、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同时建设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实现全量化编目、一体化申请、智能化开通、全周期管理。

释放数据潜能,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推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两年来,重庆聚焦服务、发展、治理“一件事”,深入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体系重构、履职能力提升,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变化,发生在方方面面——

2023年4月,重庆仅有2个部门2个应用谋划;2024年4月,重庆有17个部门26个应用上线,数字化率60.8%;2025年4月,重庆已有20个部门50个应用上线,数字化率96.38%。

做深做透“一件事”,推动90个“一件事”集成为12个综合场景,实现更大范围、更多层级的多跨协同。“渝食安”全链条智管实现一码溯源农业源头、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安全等生产全链条。

持续深化高频事项“两免办”,优化迭代“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政务服务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衍生拓展。目前,85个已上线的“一件事”中,40个“一件事”依托“一件事一次办”通用能力组件开发应用场景,实现快速上线。

这样的变化,是重庆以数字化重构政务服务体系的缩影,将数字基因注入行政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这座超大城市正上演着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多跨协同 数字“智”理

——以智慧治理为抓手,乘“数”而上,精准高效

3月23日,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鸣枪起跑。

奔跑在江北区的大街上,马拉松运动员程静总是不自觉地去欣赏这座“赛博”之城。

沿途随处可见的感知设备,时刻观察着每一位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路边的数字化大屏上,写满了为运动员加油的话语;沿途满是加油鼓劲的人,还有穿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保障沿途补给。

为保证1.5万名跑友线路通达、不出事故,江北区提前在“141”基层智治平台配置了数字化保障预案,并一键调度辖区内多个街道联动处置。

最终,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圆满完成,全程零事故,获得了全国跑友的好评。

“烟火参差家百万,波涛上下浪三千”。如今的重庆高楼林立、人流如织,繁华璀璨……大江大河与崇山峻岭碰撞出山水间折叠的“8D魔幻”城市。

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拥有8.24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200万常住人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超大城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每一个词汇,都考验着重庆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超大城市治理,是重庆的一道必答题。如何破题?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23年,重庆启动数字重庆建设,构建了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体系,形成全国首个“一体建设、三级贯通”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如今,依托三级治理中心,各部门对城市治理的核心业务进行了系统梳理,开启了城市治理“一张图”、五级联动“一盘棋”的一体化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接入感知资源1700万个,贯通应用300个,配置智能预案1.4万余个。

1月30日(大年初二)至2月12日(元宵节),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向公众免费开放。在筹备与运营这场春晚“大考”中,繁琐的“考题”落在了基层治理上。

“以前没有三级治理中心,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遇到重要任务、重大事件,需要通过成立专班、频繁开会来协调,效率不高。”南岸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副主任田凌杰说。

如今,南岸区依托南滨路重大活动指挥调度综合场景,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资源一屏统管、网格全域覆盖、力量直达末梢、效能量化闭环,有效保障了南滨路重大活动的举办。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作为一项全新课题,须久久为功,只有拥抱数字化、适应数字化,才能让城市治理乘“数”而上,加“数”奔跑。

“智”造蝶变 聚链成势

——以产业升级为引擎,数实融合,迭代创新

4月24日,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压缩机智造车间,机器人在通道间穿梭,将零件精准运输至机加工区域和压缩机生产线上,工人们佩戴着AR眼镜,在工位上静待组装。

“目前,压缩机智造车间的自动化关键程序超过90%。”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早在几年前,压缩机智造车间还未单独划分,其工序都是在离心机车间完成。而现在,得益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车间可使用滚筒运输、AGV(自动导向车)等方式进行运输,提升效率的同时,安全隐患也大大降低。

1月,美的通用获评全球首座全流程AI赋能水机灯塔工厂,这是对其数字化、智能化的肯定,也是对“重庆制造”向“重庆智造”迈进的诠释。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绿色低碳国际贸易规则增多等趋势性力量的驱动下,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上沿着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绿色化4个方向加速重构,且速度在加快、程度在加深、力度在加强。

数字经济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则是重庆抓工业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场景。

 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超充示范站。图/王全超

“两年来,重庆在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还持续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数字化改造,为企业找到被埋没的‘能力’。截至2024年底,重庆已累计建成183家智能工厂、1096个数字化车间。”

从数字经济角度理解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激活数据要素,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需要完备的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两年来,重庆持续加快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数字底座。

两江新区水土新城通过集聚中国移动(重庆)数据中心等一批数据中心,成为西部地区集中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基地。

位于重庆的西部数据交易中心累计引入数商超1000家、上架数据产品超8400款,跻身全国数据交易场所第一梯队。

不难看出,重庆正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城市的数字底座,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描绘超大城市的未来画卷。

目前,重庆正持续推动5G和千兆网协同发展,深化拓展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应用,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预计到2027年,数字经济将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引擎。

为民造福 民生为大

——以场景集成为纽带,普惠便捷,全民智享

4月26日,渝中区城市无害化管理中心的大屏上,正显示着区域内每台化粪池的报警状态、气体浓度曲线、排风机状态等数据。

“这些由智能监控设备实时传输的数据,不仅是重要的预警信息,也是快速调动人员与设备的参考依据。”渝中区城市无害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2024年,渝中区枣子岚垭正街一小区化粪池堵塞外溢,气体浓度严重超标,系统发出自动预警后,区城市无害化管理中心立即调派了22名队员、7辆作业车辆前往处置。

经过3小时的紧张作业,应急处置人员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类似的做法在重庆很多区县同步开展。

2月13日,沙坪坝区工人村发生燃气泄漏事件,沙坪坝区数字管线系统自动捕捉到甲烷浓度超阈值近1倍,AI智能体自动分析计算警戒区域、处置力量、避险场所等需求,生成处置建议,触发应急响应。沙坪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联动属地街道和权属单位迅速处置,在10分钟内精准定位故障,3小时内抢修完毕,成功避免了重大伤害性后果。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重庆作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面临着复杂的挑战。

要治理好这座城市,不能“一刀切”。为此,重庆探索大城之治“进阶法”——数字化转型。数字重庆建设关乎民生,归根结底要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数字重庆建设的不断深入,数字化、智能化已经逐渐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慧交通,让出行更顺畅;智慧小区,让生活更便捷;智慧医疗,通过AI看病、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技术在全市广泛应用;智慧教育,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学习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

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两年来,重庆数字社会系统数据归集率达到100%,核心业务数字化率提升至90.6%,上线应用增加至46个。

重庆,正通过数字化手段,把“民生为大”刻印进百姓心中,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得到快速响应和解决,着力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

以AI赋能“民呼我为”平台,提升智能应答能力、智能分转能力、智能导办能力、智能预警能力和智能处置能力。截至目前,“民呼我为”平台诉求一次性解答率超过九成,诉求工单平均办理时长缩减至4.8天;

重庆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体系整合了全市6800公里城市道路、3400个路口、2900组信号灯等交通要素,通过潮汐车道、定向车道、可变车道等精细管控措施,实现了交通智慧管理;

“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推出85套“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接入居民社保缴费办理等200多个便民服务事项,平均减环节72%、减跑动90%……

如今,数字化浪潮正奔腾在巴渝大地,一座数字化城市呼之欲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期待:期待生活向好、期待科技向善、期待城市向新。改革没有“完成时”,城市也将在数字化中前行,回应人们心中最美的期待。

(责编:自杀女教师家属称发求助后被踢出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返回顶部